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日韩亚洲国产一本到|国产免费大电影在线观看|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搞老熟女AV一区不卡-丛林AV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
國內糧食價格趨勢
2024/07/31

由于受到耕地減少、荒漠化日益嚴重等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中國糧食作物價格緩緩升高。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由于玉米價格不斷走高,國內玉米供應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有時甚至出現搶糧局面,不少農民改種玉米。但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和玉米豐收,2012年秋季玉米上市后價格持續走低,而且購銷不旺。2013年開春以來,東北多地都出現了賣糧難的問題。

很多種糧大戶由于年前玉米價格一直較低,很多人想等到年后價格高點再賣,現實卻是市場上玉米價格越等越低。開春了,往年早該賣出去的玉米仍然堆在房子和院子里。

在面對氣溫升高,玉米霉病的風險下,很多企業收購意愿不高,在玉米價格一再下滑的情況下,國家啟動了臨儲收購,但不少農民很難享受到國家臨儲收購的實惠,糧販子趁機壓級壓價,玉米的銷售價格掉到了1.3元/公斤左右。

價格下降的同時則是成本的持續上升,據調查數據顯示,玉米種植成本同比上漲增長約為16%,每噸收益卻比上年減少165元。

玉米價格的急跌導致部分地區玉米價格跌破臨儲托市價。對此,中儲糧表示將加大在東北地區的收儲力度;隨后,東北各地臨儲相繼展開敞開性的收購。

有分析人士對此認為,臨儲收購已經導致糧價企穩,價格下跌空間已經有限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臨儲收購東北糧源對市場有一定支撐,但東北產區購銷情況而言,短期內糧價走勢依舊不容樂觀。分析師劉石表示,托市收購有一定的指標,一旦指標完成,農民手中的很多糧食就由小商小販來解決了,他們就會壓價。

這幾年出現了一種怪現象:糧食價格上行的時候,農民不著急,甚至會有惜售的情況,以期待在更高的價格出手,相反,當糧食價格有回調預期的時候,農民就會急于售糧,出現一窩蜂的擁擠現象。

糧食市場逐漸放開,在農民與收購方的價格博弈過程中,農民應該補上“市場”這一課,學會科學選擇賣糧時機,首先心里應該有個合理的預期價格,事先算好賬,每畝地投入多少,產出多少,什么樣的價格就能賺到百分之多少,一旦到達自己的心理價格了,就可以果斷出手。不必跟風,不必一味比較高價,因為糧食也是商品,價格必然有波動。

2018年1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稱,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經國務院批準,2019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下調3元。